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4章(1 / 2)





  这边有了头绪,涧河那边也来了信儿,选好了迁坟日子,就等虎子过去,看看准备的东西!晓梅作为儿媳妇也要去拜见公婆,两人请好假赶车去了涧河,晓梅第一次见郑家人总的准备以下礼物,除了正规的酒点心水果,还添加了给男人们定制的兔皮大衣,女人的衣料,两个女孩子的珍珠手串,两个小家伙的玉坠,张氏依然觉得那边缺粮食还是应让装了一袋大米一袋白面,晓梅没法只好接受,她其实想半路加上。

  郑家人对晓梅很是热情!自己儿子也上门打扰过了,人家还帮着换货都是人情人啊!晓梅一一和郑家人见礼,送上礼物!礼物当然都很贴心,两个女孩子带上手串眉开眼笑,戴手上,缠着晓梅问东问西。两个嫂子也把玉坠给儿子们戴上,玉是好东西都知道!何况人家送的的确很漂亮。有了这些做基础,相互之间的感情更亲近。

  高氏带着媳妇做饭,郑立拉着虎子两口去刘庄见刘大操,见面直接进主题,东西都备好了,让虎子一一过目,起坟时间定于明日早上五点,死人不能见光,得赶在太阳出来前做好,日子也要选单数,四点多就要准备好,五点准时起坟,动作要快,五点天刚蒙蒙亮,但亮得也快,为了以防万一,刘大操准备好了一大块红布,要把阳光遮住!以后的一系列程序一一向虎子说明,明天几乎都是虎子的事,别人都是搭手,坟地位置都选好了,找的人多,两边一起动手也快!一切给安排的井然有序,如果真让自己操持十个虎子都弄不成这个个样子!虎子和晓梅诚心感谢刘大操的费心,除了一份厚礼又把剩余的前结算完。

  虎子和晓梅凌晨四点就起来,郑家人随后也跟着起来,他们也要过去一是帮忙,二是算亲人相送。

  俩个人一身孝服,去老院等着其余人员到达,刘大操很是尽职,四点半左右东西人员都到位!五点正式起坟,按虎子记忆先拣出虎子奶奶遗骸,按刘大操指挥,骨骼摆放也有顺序,虎子奶奶出来后就是虎子爹,虎子娘亲。

  虎子边捡边哭,他想他爹娘,想她奶奶,想往日的一切,如果爹娘奶奶都活着该多好!他长大了有能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,家人却成了一堆白骨!晓梅难受陪着一起落泪,郑立带着家人守在一边跟着哭,高氏趴在棺椁旁哭声格外响亮,郑家的动静引来村人驻足观看,老人们都知道那档子事,看到郑家想起自己家,哭泣声一片,为自己也为别人。

  刘大操怕耽误时辰,“大侄子,速度快些,不能让亲人见阳光!”虎子忍住悲痛加快手上速度。人多动作快,骸骨进棺材,下面的血土也要挖出来,这些都要带到新坟地。

  车马都是准备好的,这边一切仪式完成后,众人坐车赶向新坟地,那边已有人挖好坟坑,就等这边过来,虎子麻木的听着指挥做着一切,他只想哭,他不舍爹娘奶奶,仪式完成,等面前出现两座新坟后,虎子才慢慢清醒过来,郑立送走刘大操等人,又陪了一会儿,:“虎子,你爹娘奶奶都已经安置好了,你也要安心了,以后好好过日子早点给你们郑家延续后代,让你爹娘也放心!”

  “大伯,我知道了,您们先回去吧!我和晓梅再多陪一会儿爹娘他们”郑立叹口气,晓梅看郑家人没跟来时的车走就道:“大伯,你们赶车驴车先回去,大伯娘他们都跟着起个大早也累了!先让他们回去歇着,虎子心情不好,我陪他慢慢走回去,也让他散散心!”郑立看看一家老小,坟地离村里不太远就点头应允,嘱咐几句才带着几人离开。

  等人走后,虎子跪在坟前又磕了几个头,拉过晓梅说道:“奶奶,爹娘,她是晓梅我的媳妇,您们的孙媳儿媳,以后她就是陪您们疼爱的孙子儿子的人,您们在天上一定保佑咱们郑家多子多孙,以后我们会常来看您们的!我们会好好过日子,您们安心吧!”

  晓梅也磕头轻声道:“奶奶,爹娘,我是您们的孙媳儿媳,我会把虎子照顾好,和他一辈子相守,为郑家开枝散叶!”两人相视,心更近了。虎子轻轻搂过晓梅道:“我们一辈子都会不离不弃!一直到老”。这是他的誓言,作为一个男人的誓言。

  晓梅和虎子又在涧河呆了两天,把老院修整一下,新坟还要添添土,虎子和郑家谈了海货销路问题,海蜇皮和头饭店会要一部分,干虾仁和小海米也能销出一部分,其余只能靠自己慢慢销,晓梅结合前世经验提了冬季存冰,一是窖藏,那样存储量不大,二是冰垛露天存储,量可以大,但需要加保温隔热,现在没好的隔热物品,最好的也是最便宜的就是稻草,冰块要码放整齐,冰垛尽量高、大,四周垛上稻草做好保温隔热,用到夏季应该没问题。

  运输就要找快的工具,汽车最好但不现实,其次是马车或是骡子车,那样运的距离不会太远,但到市里是没问题的!新鲜的海货谁不喜欢?马车虎子会给解决,等窖冰时会尽量帮着找到草,现在附近已经有要开到田地的村子了,种上稻子稻草就不是问题!

  151.新家

  中秋海鲜肥美, 向西还记得晓菊的嘱托,虎子走时郑家又给装上满满一车海鲜,一部分给李家, 一部分虎子说去看看市场,这次跟来的是向南,联络好买家以后他们自己可以过来买卖。车装上海鲜就往回走, 先去镇上, 饭店市场都去看看, 晓梅让他们在市场上给她留下一部分由她来卖,饭店他们哥两去和人家洽谈,市场上人多,海蟹还在动,价钱要的便宜海蟹一斤500块(5分)一个就有一斤多,老太太们心疼孙子的就给买上一两个,家里宽裕的每人也会来一个,皮皮虾晓梅卖300块,吃惯了海鲜的人都知道皮皮虾味道更好, 晓梅把空间煮好的拿出一小盆, 过来的人都可以尝尝, 吃过的只要家里能接受都会买一些回去!一盆也就两三千。卖完货的晓梅只能在市场上等着虎子, 数数手里的票子还不错,卖了9万多!

  虎子和向南回来时车上还留了一些, 晓梅问了情况, 原来是给李家留的!他们卖得还不错也有十来万的收入, 三人回李家,虎子向李家人介绍了向南,有海鲜少不得给大伙分分,晓梅偷偷又拿出一部分,不然哪里够分!现在家里有晓兰和晓菊帮张氏,张氏觉得轻松很多,这几天晓英也带孩子们过来住娘家,两家倒是热闹得很,李正清和王强顺路两人就骑一辆自行车,天天往丈母娘家跑!家里有了两辆自行车,李家人现在全学会了,除了凤儿和庆祝,人小没法,够不着脚蹬板,生气也没用!庆祝只得每顿饭增加饭量,好让自己快快长大!

  李有福招呼大伙一起在李寿春这边吃,海鲜向南不得意,张氏炖鸡炖肉,炒菜!李家人喜欢海鲜,妞妞都能自己剥也照顾着自己小弟弟,晓英警告妞妞,弟弟太小不能吃这些东西吃了会拉肚子,妞妞这才罢手!李家对海鲜的执着向南瞠目,一顿饭几盆就下去了!幸亏提前给李正清和王强留出来,不然晚上两人回来哪还有得吃!晓梅笑道:“二哥这回你知道海鲜的魅力了吧!只要你们能鲜活的运出来,喜欢的人多得是!”向南受教“是啊,以后我们要加紧了!”虎子想了想“二哥今儿住一晚,明天我们去看看马车”向南看看虎子,虎子冲他点下头,不明说,就是你放心,一切有我呢!

  晚上李正清王强都回来,李家大房又聚在一吃吃了饭,男人们有他们喜欢的话题,女人们聚在一起聊天,晓兰拿出拼好的一个门帘给大伙显摆,各种颜色的布拼在一起很是漂亮,晓英仔细端详“晓兰手艺不错!布头都给你用上了!门帘挂上一定会很好看!”“那堂姐喜欢了就送你,我还在做”晓英不客气的接过来“我就拿了!回家了我把我的布头都给你拿来!”晓梅道:“堂姐,你先别拿呢,你也不看看我家多少布头!” “怎么着?你家哪来那么多布头!”晓兰指指晓梅道:“还不是那丫头,看我拼布头就从成衣店布店买了几大包布头,我那厢房炕上堆满了!”

  凤儿插嘴道:“我的书包就是大姐做的,同学都很喜欢呢!”张氏也是一脸怨,”这回家里人都有事做了,没事全给她帮忙!不过做出来的东西的确很好看”晓梅道:“先说好了,我要定制四个门帘!等我新房收拾好了,都挂上!”晓梅一说倒是提醒了晓英:“对啊,我家新房的门帘可还没全呢,我再要两个!”晓兰头疼,“想要的都来帮忙!”

  屋里晾好晓梅加紧了东西置办,张氏王氏都帮着做被,粗布细布的都要做,四个房间晓梅让张氏帮着做了整个炕大小厚厚的棉花褥子,平时就铺在炕上,上面铺上一层王氏织的粗布彩色条纹炕单,人坐上去软软的,睡觉可以不用再铺褥子,免得做那么多褥子没地放!张氏做好了后觉得很实用,就给自己家也都换上了炕褥子,新棉花舍不得了可以用换下来的就棉絮一样好!

  家具晓梅在空间找了一套黄花梨的衣柜,一个梳妆台加一个两把椅子一个配套茶几,炕琴也挑选出一件,东西拿出来找了一个老手艺人细细打磨修理上漆,颜色保持原色,只上了一层清漆,显得家具更光亮,堂屋一套黄花梨八仙桌外加六把椅子,一套柜子,为了不显得空落空余地方加了花盆花架!另一房间晓梅布置得也简单些,只加了炕琴和书橱书架,外加一套黄花梨书桌一把椅子,厢房做的家具都是紫红色,房间都配上与家具相近颜色的窗帘,虎子抽空过来烧烧炕去去湿气,把家里做被褥倒腾过来,地窖东西都填好,空间里什么都有,只不过做给外人看,厨房锅灶用具一应俱全,米面油盐调料都到位。前院虎子按晓梅要求找人打了口压水井,这样方便很多,院门做了木门,她不喜欢有人向里张望,街坊邻居知道要搬来人家偶尔也会有人过来打个招呼!晓梅道也很客气的一一招呼。

  十月一是国庆节,晓梅选在前一天办家宴,亲朋都来认认门,喜欢留下逛得第二天是国庆会很热闹,涧河那边赶来一马车人,全家都到,并又雇了一辆马车拉了一车各样海鲜!上坨村拉了三两小驴车人,李家二房也都到了,出嫁的晓英晓兰一起跟着过来。来的人先参观虎子晓梅的新家,在进屋落座,每个屋里都设了桌椅板凳,点心茶水果盘摆放整齐,桌椅是晓梅去典当行家具铺买回来的,算了一下人数,五桌基本就够,晓梅怕自己忙不过来提前叫来张氏和晓菊帮忙,东西提前放在库房里,需要什么都可以找到,晓菊就负责零嘴茶点。

  郑家人喜欢吃肉大伙都知道,李家人喜欢海鲜这也不用说,头天娘俩就开始准备,馒头提前蒸出五锅,放在地窖,红烧肉,鸡肉,红烧鱼都提前做出来,酱肘子、猪下水、猪头,都提前做出来,羊腿鹌鹑她和虎子在空间里做好,空间保温效果好,等吃了一切就行,虎子一早去买了烧鸡和粉肠,有现成的就可以少做点。

  郑家的马车一到,海货先搬进进厨房,郑家的媳妇也跟着忙碌,他们做海鲜更在行,螃蟹皮皮虾蒸出来,海螺麻蚶子也煮出来,晓梅特意去买了一趟盆碗,所以盆碗可劲用,管够!东西出锅分成五分先上桌,厨房窄啊!大虾做成油焖也可以上桌,不怕凉。晓兰晓英切凉菜,李二奶奶带着媳妇们在外面临时搭建的锅灶蒸米饭和炖好的鱼肉,郑家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阵势!也看到了李家的富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