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第34节(1 / 2)





  到时候,禹国的邻国,鲁国也会发动战争。

  “沈柳带着云州铁骑已经驻扎在鲁国边境。”,这是折青一早就准备好的,她本来准备的是其他人驻扎徐州,谁知道后面就来了一个打仗小能手,真是瞌睡了送枕头,于是便让沈柳先去,这三个月里,又将云州铁骑送去了一半。

  之后,徐州的兵也交给了沈柳训练,她这才放心。

  “之后,云州产出的兵器,优先发往徐州。”,折青道:“大战在即,不能让鲁国偷了国土。”

  于是,这种情况下,鲁国那两个来治病的皇子公主,一个整日在病房里研究数学物理,一个还要去考技术学院的理科,就引起了探子的注意。

  禹皇笑道:“你说,他们两个想做什么?”

  折青才没工夫理这两个人,总而言之,来禹国学东西的其他国家人,肯定不止这两个——学呗,她不怕。

  走在后面的人喝口汤,她也不拦着。

  再者,她笑着道:“父皇,这天下,秦国想要一统,难道您就不想吗?女儿之前就说过,天下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,如今分得久了,也到时候合了。”

  那其他六国也模模糊糊的跟着搞基建,到时候,她接手的时候,也便利许多。

  “我儿大志。”,禹皇笑着道:“你不怕将来他们学了东西去,反而将咱们打了?”

  折青就严肃的道:“父皇,若是我占着天时地利,还要让人偷了果实,那才叫应该。您放心,我心里有数,必然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的。”

  而且,她手里还有王牌战争利器大炮啊。

  这可是好东西,只要雪生研究出来,便也是所向披靡了。

  她就道:“不过父皇,今年的战火还烧不到我们这里。趁着他们打仗之余,咱们得攒点实力。”

  粮食!真是太缺粮食了。

  想到这个,她就站起来,跟禹皇道别,“我得去看看沈离。”

  禹皇摆摆手,“去吧,朕也要给你批折子了。”

  折青就笑,如今她势力骤起,民间传言禹朝之人只知皇太女不知禹皇,妄想挑拨两人的关系,禹皇就发了好大一顿的脾气,揪出了背后的主使,将人扒皮了。

  是真扒皮。

  折青听说的早上少吃了一个肉包。她家父皇老虎的名字不是白来的,一个少年坚忍到如今的人,哪里是他们敢惹的。

  不过,倒是给禹皇多了一个取笑她的梗:连他都在为她干活。

  折青每当这时候,必然要多多安慰,亲自下厨房给禹皇做了一碗颜色不同的蔬菜面,这才哄好。

  没错,虽然说她家父皇是老虎,不过,这只老虎疯狂迷恋五颜六色的蔬菜面,如今这种由各种颜色的蔬菜汁染色面条的吃法,已经传入了民间,小吃一条街上常能见到。

  哄好了禹皇,折青出宫,刚好又看见美食街上有卖蔬菜面的,便买了一碗给沈离。沈离吃的泪眼汪汪,不过,这回,是激动的哭。

  “殿下——您就是不来,我也要去找你的。”,他激动的道:“你来,我新试验出一种稻米的种子,虽然亩产应该不会到您说的那种六百斤,但是四百肯定是有的。”

  这就已经是大进步了。

  折青露出欣慰的笑,恨不得马上就要将这些种子洒进禹国的田里,全部都种上!她感觉自己的种田欲望不断在上升!

  如今六月,第一茬粮食已经来不及了,但是第二茬却是可以。于是便立刻召集人手,一起探讨今年试点水稻的事情。

  讨论完了,便趁着大家在,又说了一会棉花的现状。

  “三月里在青州选定了试点的地方,那地都是开荒出来的,不种树的山地被开垦出来种植棉花,从三月里到现在,七月份就会有一批早熟的棉花,然后便是八月,九月,青州将要进入收棉季。”

  这些都是要人去做的。又道:“还有之前种植的蘑菇,以及各种农副产品,也到了汇总的时候,不过,青州地广山多,利用率还不够,所以,青州那边,还是不能放松。你们啊,再努努力,多想想,青州还有什么可以开发的?”

  棉花要是能成功种植,那青州的经济就活过来了。农副产品等都是附带品,不过,还得有其他的东西继续赶着青州经济继续往朝上走。

  折青说完,自己在电脑上写下“青州持续发展计划”的设想,一边督促下属们继续干——做领导的感觉真是太好了。

  而且,她的这批下属们,是真拿命打工啊,她有时候都不敢多做要求,还要派人时时盯着他们睡觉,毕竟他们搞研究起来,一搞就是几天几夜不休息。

  研究员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厉害的!

  ……

  青州。

  一队五十余人的楚国商队在七月初,到了青州棉城。

  为首的是个年轻俊美的男子,他身后是三个老仆,各个精明算计的长相。男主坐在马上,由身边的老仆领着下了马,去棉城门口去登记。

  登记的人,是个老先生。胡子飘飘,问老仆,“一共多少人,从哪里来,为什么来?”

  老仆便道:“是从楚国而来,为了购买棉花。”

  老先生又问了一些情况,便给了他一块牌子,道:“拿着这块牌子,出城的时候,再还给我。”

  牌子是木头做的,木头上雕刻着一朵棉花,白色的颜料涂抹,倒是栩栩如生。那男子就道:“这棉城,还挺富有。”

  一块牌子都有这么多的门道。

  老仆便道:“公子,您不知道,这牌子又叫免税牌。咱们在这里购买的其他东西,在出棉城的时候,都要扣税,但是,拿着这块免税牌,在免税铺子里购买的东西,就不用再扣税了。”

  老仆这趟出来,可是不少人托他买东西。

  男子还是第一回 跟着家中管事出来行商,仔细想了想,便笑起来,“倒是好办法,为了这个免税铺子,不少人就要来棉城一趟吧?”

  是啊,来了,见这里的棉花好,又便宜,不买一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