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第51节(1 / 2)





  青竹大师吃了一碗,口感很好,便又跟老农买了些凉粉果实种子和做凉粉的方子,这才继续赶路。

  老农怕他不信,还跟他说:“这方子是从万民图书馆里抄录出来的,我们也认得字的,不骗你,你回去要是做不出来,就来找我。”

  青竹大师表示他十分信任这方子,毕竟,他也从图书馆里捡漏了的。于是继续赶路,在九月初的时候,赶到了朝州,在朝州的时候还好,只是感觉这个地方不如禹国其他地方繁华,但是出了朝州,他便感觉到国与国之间的不同。

  鲁国的人脸上没有灵魂,不过听闻他们的新皇从禹国商户那里买了不少的粮食,给百姓们减少了税赋,还有不少人开始做生意,不断的从鲁国跑往禹国。

  到了楚国境内,就是大热天,大家的眼睛都眯着,你也不知道他是睁开的还是闭着的,只是觉得这就是行尸走肉,毫无人气。

  一路上,还看见了不少饿死的。楚国虽然现在休养生息,但是之前的动乱实在是太久了,一时间还缓不过来。

  一路走,一路看,走的多了,看的多了,便觉得自己从仙境到了凡尘,然后就不适应了。

  青竹大师叹气,“如今七国,也安稳不下来了,到时候若是大战起,没了你们的安身之处,你们便去禹国吧。”

  他的弟子们不知何意,但是也谨遵教导,这是后话了。此时,他们进了宫,齐国的君主见了他们,笑道:“大师可不像是旅途劳顿之人。”

  青竹大师:“此去禹国,收获颇丰,对二皇子的病,也有了心得,待跟陛下说完话后,便想去二皇子府上。”

  齐皇就叹息道:“他的身子,一直都不好,若是这次能够彻底根除,也算是消去了我和皇后的心病。”

  齐皇很信佛。他并不想在儿子的病上说太久,问道:“很久没听大师说佛了,不知道这次远徒,可有什么心得?”

  青竹大师顿了顿,道:“有。比如,这次老衲去禹国,就听说了一个故事。”

  齐皇很感兴趣,问:“什么故事?”

  青竹大师:“说是有人问,一滴水怎么样才能不干涸,众人都不知道,这人就说,将这水放到河里去,海里去。”

  齐皇想了想,大笑起来,“正是,只有在河里海里,才能永远不干涸。”

  青竹大师便趁机道:“这次去禹国,这种一滴水融入海里的道理,在禹国四处可见,众人好像都知道这个道理,于是欣欣向荣,繁荣昌盛。”

  齐皇便冷了脸下来,道:“大师——”

  青竹大师便叹气,“陛下,老衲也只是说看见的东西罢了,身在齐国,老衲看见了别人家的好东西,自然要说与您听。”

  齐皇的脸色勉强好些,道:“那些好东西,只要抢过来,以后自然都是咱们的。大师啊,禹国如今不过是奇淫技巧的的东西多罢了,其他的,便是钢铁多——这个我们已经开始如法炮制了,你也不用担心。”

  青竹大师便不再说话,安安静静的退了下去。他的弟子们等再皇城外面,正在看一个册子。

  “——师父,您出来了?皇上可有说什么?”

  青竹大师没说话,反而问他们在看什么,弟子们将一个册子拿出来,道:“刚刚在街上买的,您看,是咱们再禹国家京都的时候,看见的那位回京女将军,玉珠儿。”

  青灯大师接过来一看,见册子最上面写着一句话:玉面战神,攻无不克,谁说女子不如男?

  他看着看着突然笑起来,喃喃道:“别人可不是只有什么奇淫技巧,人家是在追求的东西,是你即便攻入了禹国,也抢不来的。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玉珠儿七月到京都,八月份的时候,也到了青州。

  青州是她的老家,在青州,她就是横着走的存在。越子詹早就在城门口迎她了,当看见闺女骑在马上来的时候,他的手一巴掌打在儿子的背上,“还不快去将你妹妹扶下马。”

  他的儿子哎了一声,连忙去接妹妹,玉珠儿见了,笑着道:“阿兄,怎么如此大礼?”

  她的兄长就笑着道:“你还说——如今,你可是皇太女殿下身边的女将军,是跟沈家的战神齐名的,我还能不扶你?”

  玉珠儿就有些不好意思。她道:“都是大家夸大了。”

  她回到京都后,皇太女殿下亲自给她做了一顿菜——蒸红薯。刚开始,她还不知道这菜的珍贵,等皇太女殿下说完红薯的产量后,她吃起来都是流泪的。

  结果红薯还没啃完,就见孙香大人进来了,拉着皇太女殿下对着她指指点点,玉珠儿在旁边听,大概也听明白了。

  这世上,从来都少一个女将军,孙香大人想将她的名声推出去。

  皇太女殿下没有意见,于是一拍即合,便有人来给她做采访,问她一些小时候的事情,问她作为女子,长大了为什么要从军打仗的诸多问题。

  玉珠儿如实回答,“我想,我在是一个女人之前,首先是一个人吧?是人,就有做选择的权利。我喜欢打仗,所以选择了打仗,这跟我是男人还是女人没有关系。”

  “这个世上,大家对女人的限制太多了,这个不能做,那个不能做,说的多了,我们就信了,以为自己真不能做这个事情。但是,我们仔细想想,我们真的不可以吗?没有试过,为什么就说自己不可以呢?今天我想告诉大家,打仗,我试过了,我是女人,我照样可以上战场。”

  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不要去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。”

  这段话,被印刷出了无数的小册子,发往了禹国各处。青州自然也是收到了的。越子詹很喜欢女儿说的这段话,道:“如今,青州女子,都拿你做榜样。”

  玉珠儿便笑道:“父亲,你不生气?”

  越子詹摇头,“你给爹长面子了,我生什么气,我能把你送去徐州,就没想过拦住你后面的路。”

  玉珠儿便高兴的回家,然后问越子詹:“父亲,我想去看看红薯,我们青州一定种了很多吧?”

  那是自然了。越子詹脸上激动起来,“走走走,我也正想带你去看看,如今咱们青州,可是农……产?”

  “农产品,父亲。”,玉珠儿道,“皇太女殿下跟我说过的,以后咱们青州就是禹国的粮仓。”

  那是!越子詹道:“红薯已经开始收第一批了,你是没见过,天爷,那么多!那么大的红薯啊!一称,天爷!可比水稻有看头多了。”

  反正,就是现在发生饥荒,也能挺过去的。他第一次满足的道:“闺女啊,阿爹之前也喜欢打仗,但是现在阿爹喜欢种田了。”

  当看见粮食慢慢的长大,能被吃的时候,他的那种心,简直就飘在天上,没有任何人可以要求他踏踏实实的走路,他就要飘!!

  飘着的感觉,实在是幸福了。

  红薯,永远的神!